close

投影片1.JPG 投影片2.JPG 投影片3.JPG

糖廠舊宿舍區全區的空間特性(道路紋理)

道路紋理的形式上可以被分為五大類型:

  1. 全開放性型:無規則方向來回。
  2. 囊底路型:單一方向來回。
  3. 支線交會型:可交會轉向型。
  4. 隨機型:有路引,但無特定方向。
  5. 棋盤型:格子狀的道路形狀。

投影片4.JPG

糖廠舊宿舍區全區的空間特性(建築簇群)

建築簇群的集合上可以被分為七大組六大類型:

  1. 向心分布:主建築及周遭建築設施的關係。
  2. 序列分布:整齊條紋狀的分布。
  3. 散落分布:舊房舍及周圍人囗結構分布。
  4. 網格分布:隨道路分割的整齊網格分布。
  5. 縱向分布:建築呈現連續的縱向分布。
  6. 單棟:單一建築及其附屬設施。

投影片5.JPG

道路紋理及建築簇群疊圖。

投影片6.JPG

整體而言,可將全區的空間特性分為七大區域,分別代表了七種氛圍的空間。

依序分別為:

  1. 台糖販賣部:向心集中的空間氛圍。
  2. 站前廣場:向四周放射的空間氛圍。
  3. 產創基地:多層滲入的空間氛圍。
  4. 餐飲區:之狀的層次空間氛圍。
  5. 大草地:廣闊面狀的空間氛圍。
  6. 雨豆樹廣場&白屋:多元隨機的空間氛圍。
  7. 閒置宿舍群:網格秩序的空間氛圍。

而本基地範圍則屬於其中的「多元、隨機空間」。

投影片7.JPG

透過上述的分類與歸納,各空間的氛圍被具體的描述。而我們的基地範圍則落在多元、隨機的空間特性之中,如空間意象的示意圖一般。而在此特性中,所呈顯的基地個性屬:緊密、焦點、豐富、有趣、想像、層次等特色。

投影片8.JPG 投影片9.JPG

全區的空間特性分為七大區域,每區的開放空間類型有異同之處。依序分別為:

  1. 台糖販賣部:商業型的開放空間。販賣部外前側及左右兩側的開放空間多從事商業活動。
  2. 站前廣場:入口意象型的開放空間。捷運出入口的廣場,乘客會在廣場往來。
  3. 產創基地:綠地型及育樂型的開放空間。產創基地中三處為綠地型的空間,南側為育樂型空間,多遊憩活動。
  4. 餐飲區:庭院型的開放空間。餐飲店家在建築周圍以人工栽種花圃。
  5. 大草地:綠地型的開放空間。草地上除幾棵大樹和竹林外皆為草地。
  6. 雨豆樹廣場&白屋:綠地型、庭院型與活動展演型的開放空間。雨豆樹廣場為綠地型開放空間;白屋則為複合式空間,包括人工的庭院及活動展演的空間。
  7. 閒置宿舍群:庭院型的開放空間。整區多為人工栽種的花圃。

投影片10.JPG

七大區域中,每區的最主要的標的為其空間特色之一。依序分別為:

  1. 台糖販賣部:糖廠合作社。
  2. 站前廣場:捷運出口。
  3. 產創基地:甘欄式建築和亞熱帶低碳智慧生活應用科技與設計發展研究中心。
  4. 餐飲區:彩色建築群。
  5. 大草地:竹林圓環。
  6. 雨豆樹廣場&白屋:雨豆樹、古水塔、大榕樹及白屋。
  7. 閒置宿舍群:興糖國小門口。

投影片11.JPG 投影片12.JPG

投影片13.JPG

橋頭糖廠宿舍區空間圍合之特性如表所示。

  1. 販賣區之特性是三面受到包覆、單面開闊的一個場所,可視為一種擁有獨立氛圍空間。
  2. 站前廣場區只有捷運站側受到包覆,所以一走出捷運站,會有一種開闊、自由的感覺,是此區的空間特性。
  3. 產創基地區整區無較明顯圍合範圍形成一個面狀的開放性空間。
  4. 餐飲區位於糖廠高層低處,需透過抬頭仰角的視野才能看到高處,是一種背面封閉、面前開闊的場所。
  5. 大草地區是一連貫、開放的場所。
  6. 基地範圍的雨豆樹廣場區,受到三面圍牆以及高層的包覆顯得有一種獨特的隱密、封閉的獨立氛圍。
  7. 老舊宿舍區則是一種大區域型的包覆,造成區塊明顯、但包覆之中卻有空曠、開放的空間感。

投影片14.JPG

橋頭糖廠舊宿舍區之路徑空間特性:

  1. 販賣部區:路徑明顯、寬大、擁有往福利社的集中性,容易集中人群到來。
  2. 站前廣場區:開放性很明顯,由捷運站出戰走到糖廠之中是一種由窄到寬的體驗,擁有。
  3. 產創基地區:路徑切割成大區塊的階層,從主要道路分曾到次要道路、小徑等等,層級分明,容易理解。
  4. 餐飲區:與產創基地類似,但卻是小區域的層級之分,一樣擁有層級之關係。
  5. 大草地區:無特別之路徑,隨意、隨機、自由是此區的路徑空間特性。
  6. 雨豆樹廣場區:其中道路蜿蜒、多樣、有特色,造成了整體空間被創造成多元、與彎曲的感受。
  7. 老舊宿舍區:棋盤式的路徑規劃,是一種簡單而容易理解的路徑形式,是一種擁有系統性空間、規矩的空間感受。

主要道路:唯一一條的大道,因為筆直貫通到底而容易讓人理解,容易辨識,是糖廠唯一的特殊空間,也相對擁有集中性。

投影片15.JPG 投影片16.JPG

人為活動越頻繁,對環境干擾越大,生態多樣性也會受到較大的衝擊,我們依照人為干擾的強度區分為五個等級。干擾度最高的區塊是北側的冰品販賣部到捷運站出口處一帶,此區平常是遊客與旅客活動最頻繁處,該區除了樟樹、雨豆樹、金龜樹與榕樹等幾棵大型老樹等略具有吸引鳥類與少數昆蟲動物的功能外,其餘大都是毫無生態可言的水泥地。 

干擾度次高的區塊有販賣部東側的蘭緣美食區、白屋與南側舊宿舍區裡幾處大量充斥人工管理植栽的地區與興糖國小前的停車場等地,也都因為人為活動頻繁,常對地表進行環境整理造成野生草本植物不易生存,因而對生態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

中度干擾區以西側幾處的紅磚宿舍區以及老師的亞熱帶減碳屋為主,此區平常也都或多或少有人為活動,但通常是以比較輕量型態的活動為主,因此對生態衝擊相對較小些,只是人為植栽相對野生植物還是比較多了些,影響生態多樣性。

低度干擾區以南宿舍區的芒果與龍眼植物優勢社會與和雨豆樹廣場為主要區塊,這些區塊的特色為樹林茂密,林下亦有部分灌木與草本植物分布,生態層次較為豐富,但因受糖廠定期除草的關係,會有一段時間表土較缺乏草類覆蓋,影響到地表的生物棲地而降低生態多樣性。 

干擾度最小的區塊以雨豆樹廣場單身宿舍東側、南側與北側靠圍牆邊、販賣部北側對面圍牆邊坡以及糖蜜步道旁的邊坡為主,這些地區平時鮮有人為活動,自然野生的植物相使得這些區塊生態非常豐富多元,也比較會出現血桐、構樹與蟲屎等自然次生林相。

投影片17.JPG

如前所述,雨豆樹廣場單身宿舍的北、東與南側因平時鮮有人為活動,生態較為自然豐富,西側廣場區域則是以雨豆樹為主體的喬木灌木與草生地混生植物相,平時也是良好的生態觀察區,但因廠方會定期除草,因而降低生態的多元性。 

白屋因作為餐飲藝術高度活動區域,區內除了有數棵樟樹或榕樹等大樹冠的老樹為優點外,其餘植物相多為庭園植栽,且大部分為對生態不利的柏油路鋪面,地表也常被管理者整理的乾乾淨淨,欠缺野生草本生態系,幾無生態性可言。

投影片18.JPG

由圖可知,雨豆樹廣場和南側宿舍區是兩塊較大面積的生態綠地,可惜中間因為白屋以及幾處過度人工管理植栽的區塊而讓生態連結度產生較為不連續的狀態,倘若能適度讓這些區塊恢復些比較自然的棲地,可增進兩側生態廊道的連結關係。(※此處的生態廊道是以自然界生物為主體的廊道,他們的遷移有自己的秩序,螞蟻有螞蟻的、鳥有鳥的、昆蟲有昆蟲的,路徑種類廣泛複雜,絕不可能照著人規劃的道路進行遷移的,所以我們不可以用人的觀點去用既有人工道路作為路徑串連,那是毫無意義的,而是盡量增加自然野地的面積,好讓生態緊密性與完整度提昇才是。)

投影片19.JPG

前述希望可以藉由增加自然棲地來串連雨豆樹廣場與南側宿舍區的生態廊道,但實際上不太可能,主要就是因為白屋的經營模式和較粗放的前兩者不同,它是被高度利用的,裡面除了高大老樹比較可以幫助類似像鳥類的遷徙活動外,其餘因為地表人為活動頻繁,無法另外增闢專用自然生態區,所以白屋和雨豆樹廣場以及南側宿舍區的生態廊道基本上是難以串連的。

投影片2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uk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